(相关资料图)
由著名电影学者周安华教授领衔完成的大型电影史料丛书——《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56卷)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后,在海内外引发较大反响。该辑刊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批准号:18ZDA262)的重要前期成果,是当代民国电影史料三大顶尖工程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新、最全面的民国电影文献发掘和研究项目,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该辑刊所收录的电影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泛、形态不一、种类繁多,力求呈现民国电影最早的和最完整的史实、史料和本体,整体而宏大地展示了民国电影文学丰富多样的面貌。资料搜集范围从民国时期占据主流的电影刊物、电影书籍到相对“小众”但较为珍稀的电影剧本和小说、电影特刊、电影产业报告、电影演员和歌曲等均有涉及。辑刊精选民国时期出版的电影理论、教育电影、电影剧本、电影小说、电影产业、电影演员、电影歌曲等方面的资料及电影杂志、特刊等进行影印出版,所涵盖的文献包含图书、报纸、期刊、特刊等各种形式,有理论指导、法令文书、漫画、剧照、影集、剧本、歌曲、电影评论、影片介绍、拍摄经过、演职人员等多元化内容。
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辑刊对资料的搜集和择选既有历史大事件、大思潮的宏大展现,也有小影人、小公司的细节描述,此种以更广阔的史学视角观察民国电影发展的理念,一方面,是周安华教授团队力图突破并扩展以上海为中心的史料视野的一次重要尝试;另一方面,构成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主体与客体相容的“打捞式”勘察格局,以立体融通式思路对民国电影史料予以全面的发掘和整理,进而实现对民国电影历史现场的全景式复原,多角度展现出近代电影艺术及其传播方式的演变,真实反映了中国电影萌芽起步、发展壮大和艰难行进的壮阔历史过程,立体呈现出特定电影与社会、影院与经济文化的互动共生关系,为近现代中国电影史、文化史、社会史、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的编辑和出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先,该辑刊是对早期中国电影史料的一次大规模的再清查、再挖掘和再认识,特别是,在充分吸收前期各类历史文献汇编和文献成果出版物的基础上,辑刊通过查漏补缺、求全求准、勘误选精等方式实现了对早期中国电影文学史料的广泛覆盖和精准梳理,使得相对独立、碎片化的民国电影文学资料的保存更为系统化、整体化,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资料搜集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次,辑刊借助重写电影史的方式,为重构近现代社会史、文化史和艺术史奠定了基础,并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史学世界和艺术领域探寻民国时期电影文献的原典意义。因此,该辑刊的出版发行能够使当代研究学者在更深层面上窥见民国电影乃至艺术、文化的隐秘,从而校正以往的认知,还原真实的历史原貌,促进近现代中国电影研究迈入更深入、更卓越的境界。
再次,辑刊从文化研究的综合视野整体复原并以构建动态而系统的民国电影全息图景为主旨,对历史现场进行全景式还原,深入打捞民国电影文献,其中所涵盖的思想理念、银幕作品、影像评论等历史文献记录为山东大学百年戏剧影视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史料和文献支持。同时也对我校戏剧影视学科的建立、未来艺术学科的深化研究、乃至实现学科全面崛起,进一步提高学科竞争力方面,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学术价值。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作为一项史诗工程,自2022年底由国家出版社出版以来,受到学界高度评价,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来电来函垂询购买事宜。电影学领域多位专家学者称赞该辑刊是“中国电影史料搜集与民国电影文学史实挖掘和校勘整理的标志性成果”,具有重要学术、历史和文化意义。著名影视学者、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在《文艺报》发表《新时代中国影视史学的多维度观察与思考——从<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谈起》,从“史实”、“史识”和“史思”三个层面高度评价辑刊史料的挖掘与呈现、跨媒介跨学科的视角和以史为鉴的思路,认为“这是中国影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具有标杆意义,也切实代表民国电影史料挖掘的一次重大突破”。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翼在《藏书报》发表《找回触碰历史的感觉》一文,指出《辑刊》“对此前数套大型影印电影史料惯常收录的电影期刊做了查漏补缺的工作。尤其是补充了华北、东北、西南地区的电影期刊,如北洋画报社的《电影周刊》等”,强调在接触历史文献、整体阅读电影史料、构建现代电影文学总体面貌过程中,该书所带来的“触碰历史的感觉”,她相信这套五十六册的皇皇巨著必将大大“助力中国早期电影史研究”。知名影视史论研究者、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朱萍副教授在《打捞民国电影文献 探賾中国电影魂魄》一文中称:“对民国电影多角度、分层次、全方位的研究离不开对民国电影文献资料的全面细读”,她称誉该辑刊“在中国电影史料搜集整理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套《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的出版将再度惠及学林,它将作为一条重要路径,让学者顺畅重返历史语境”。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赵瑞君在“文汇报APP”发表《电影舶来中国后,如何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蕴》,称“编者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立体通融地对散见于各处的早期电影文献全面进行了挖掘、筛选和整理们探索了中国电影史更为广阔的言说空间,无疑为广大读者、学人开辟了关照中国电影史的一重路径”。此外,南京大学青年学者周倩闻《以多元开放之维拓展电影史学空间——评<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等文章,也被《江南时报》、《江南时报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国家图书馆网站等广泛转载。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以宏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对民国时期丰富的电影文献史料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挖掘和整理,在力图还原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历史全貌的同时,更积极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电影文学研究,让中国现代电影这座宝贵的文化富矿,经过百年岁月的冲刷洗礼和当代研究者们的开采与凝练,沉淀为中国电影艺术与现代文学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文化景观,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不言而喻。(秦萧、刘南笙)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