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经过9年施工耗资1269亿打造的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桥连接澳门、香港和珠海,创造了人类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如今这竟被西方无情嘲笑无人通行。究竟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资料图)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货运的通行车辆增长明显, 同时也承担着出入境旅客的运送重任,截至2019年6月6日,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验放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这个数量离建桥初衷相差甚远,有些不怀好意的西方人竟然嘲笑我们“耗资1269亿打造的大桥,却无人通行”。
虽然香港澳门海关实行“跨境一锁”,珠海和澳门海关推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但港珠澳大桥通关服务仍存在部分问题,主要有以下5点:
1.牌照发放数量较少,审批较为严格
目前港珠澳大桥对通行车辆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私家车或运营车辆都可上港珠澳大桥,能通行的车辆是必须要得到车辆牌证和驾驶许可的车辆,而且行政审批发放主要是珠澳和珠港两地车牌,牌照数量也比较少,而粤港澳三地私家车牌照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申请并获得审批要走许多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部分私家车及所有的货车的通行需求。
2.通行费用高,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如果要想从港珠澳大桥上通行,除了需要根据不同车型缴纳相应的费用之外,还需要购买内地及香港政府规定的汽车保险,虽然大桥提高了通行效率,但没有降低通行费用,企业的成本压力并未降低。
3.来往港澳两地的货物的通行时间长,通关费用高
对于经由港珠澳大桥由香港拉往澳门的货物, 由于粤港澳三地牌照的发放的严格限制,很多企业只能用粤港车牌的货车将货物从香港拉往珠海,再在珠海换上珠澳车牌的货车拉往澳门,一个柜经香港—珠海—澳门。
虽然时间上比起经水路港澳直运要相对快一些,但是因为不能甩挂,多几次报关,整体的物流费用就非常高,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这也会迫使企业放弃通行港珠澳大桥而继续沿用水路运输。
对于企业的进口或者出口的货柜,大部分都是通过香港或者深圳码头来上大船,而港珠澳大桥对于大货柜车的通关时间以及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对于大货柜车在市区行走的时间限定以及货柜车到深圳或者香港后的码头对接操作的便利程度,仍旧是当前和后续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4.水生鲜活冷品不能经由港珠澳大桥通行
内地市场广阔,对水生鲜活等冷链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冷链产品对冷藏技术和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
目前,港珠澳大桥口岸不属于“水生鲜活指定口岸”从香港想运往内地或澳门的新鲜海鲜、冻品、水果等都不能经由港珠澳大桥通行,只能走水路。
水路运输批量大,运输时间长很容易引起新鲜海鲜、冻品、水果等产品的质量问题和新鲜度,给企业造成经营的损失。
5.“三地三检” 的通关模式,监管存在盲区和困难
港珠澳大桥作为一座跨界大桥,其实际效果会受通关政策的直接影响,现在大桥实行的是“三地三检” 的通关模式: 一是各海关所辖货运监管现场进出口查验放行等实施24小时的通关模式。
二是对于来自香港的货物,如果申报、查验均已完成,则可采用“广快” 模式,经港珠澳大桥到达大桥口岸根本无须进场, 可直通式过关,对于那些申报查验还没有完成的货物,则需要指引到另外一个查验场地进行查验。
三是由于澳门口岸暂时没有开通货运功能,粤港分界线与港珠澳大桥口岸有20多千米的距离,这20多千米的监管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也会有监管盲区和困难,同时,货车“三地三检” 通关模式涉及换车、装卸等环节,企业的物流成本被无形中提升。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将整个广东地区都将纳入港珠澳大桥所形成的3小时经济圈之内,解决了珠海与香港之间只能通过水路和陆路绕行的通行方式,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了区域合作,推动了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1、增加跨界三地牌照的发放数量,组建“直通车”
珠海往返香港的跨境货物过去安排物流走水路要等两天左右的船期,走陆路绕行虎门大桥,不堵车也至少要4小时,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货车24小时通关从仓库发货到货物抵达香港, 1小时即可完成。
但是由于港澳内陆三地车牌的颁发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限制,一般经过港珠澳大桥的车辆只能是拥有内陆与香港或内陆与澳门牌照的车辆可以便捷地实现快速通关,如果货物从香港运往澳门,必须在人工岛进行不同两地牌照车辆的换装,这使物流流程增长,也增加了非常多的物流成本。
如果能用悬挂港澳内陆三地车牌的货车装货,并组建“香港—珠海横琴—澳门” 的“直通车”,从香港出发到内陆或到澳门货物就可以不用重新装卸换车还可以在横琴设认与港珠澳大桥配套的口岸,使从香港发出的车辆可以直接经横琴入关到达澳门,使香港与横琴自贸区、澳门实现“直通车”加快跨境物流的运作。
建设跨境物流成本,随着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的签订和广东自贸区的成立,横琴自贸区同香港、澳门之间的贸易联系将日趋紧密,上述“直通车” 有利于香港与横琴地区、澳门的经济交互发展,能带动横琴自贸区的整体发展规划与推动自贸区目标的实现。
2、降低通行费用,帮助企业减少运营成本
目前,港珠澳大桥对于普通货车60 元每车次,货柜车115 元每车次,陆路连接虽然节约了港珠企业的通行时间,提高了企业的通行效率,但是并没有直接体现在成本上,就企业的通关来看,散货走洪湾码头和港珠澳大桥的费用大致一样,但是柜货经由洪湾码头仍旧是有相当大的成本优势。如果能降低货车的通行费用,将吸引企业车流,拉动香港、澳门与珠江口西岸经济的发展。
3、尽快开通冷链运输功能
目前,水生鲜活冷品不能经由港珠澳大桥通行,只能走水路,水路运输批量大,运输时间长,很容易引起新鲜海鲜、冻品、水果等产品的质量问题和新鲜度。 给企业造成经营的损失。
据珠海物流商会调研得知, 港澳及珠三角一带企业及客户对水生鲜活产品经由港珠澳大桥通行的需求非常强烈,因为水生鲜活产品对时效性要求高,对通关成本敏感性较低,所以建议港珠澳大桥尽快开通冷链运输功能,需要将港珠澳大桥口岸设立为“水生鲜活指定口岸”并配套标准化冷库及先进的冷链产品的检验设施设备,保证冷链物流的顺利快速通行。
4、创新“ 一地三检” 等通关模, 让通关作业更方便快捷
港珠澳大桥作为一座跨界大桥,目前实行的是“三地三检” 的通关模式,由于一桥连接3个独认的关税区,人员和货物分别要经过海关、边检和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查验,海关现有通关模式的有效实行,使得车辆入场到离场一般不超过3 分钟,这大大提升了粤港澳三地的物流时效。
但是粤港分界线与港珠澳大桥口岸有20多千米的距离,这20多千米的监管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也会有监管盲区和困难,同时,货车“三地三检” 通关模式涉及换车、装卸等环节,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如果粤港澳三地能研究采取“一地三检” 通关模式,那么粤港澳三地的海关、边检和检验检疫查验集中设置在一个合适的地点,快速完成海关、边检和检验检疫查验的审查ꎬ 加速车辆通关,也可以避免粤港分界线与港珠澳大桥口岸之间20 多千米的距离的监管盲区,节约人力和物力,最大限度释放大桥的通关潜能和经济效益。
5、以大桥为依托,重视不同交通工具的组合和衔接
强化大桥和港澳间的水上交通和空中快线、粤港粤澳之间的陆上巴士等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和组合发展, 发挥组合交通对节约经济成本、提升经济效率的作用,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大湾区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通过资源整合、要素互补实现整体集群优势。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绝对是世界桥梁史的里程碑事件,经验是值得世界人民进行推广和学习,虽然目前通行量略少,但不代表将来,相信通过各种政策的实施,港珠澳大桥必将展现其耀眼的光辉。届时某些不怀好意的西方人士也只能灰溜溜的闭上自己嘴巴。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